新型專利技術報告 王文宏專利主任
按,新型專利係採形式審查,對新型專利申請案不進行前案檢索,亦不做實體要件之判斷,通過「形式審查」後就核准專利。
由於此種權利的內容存在著相當的不安定性及不確定性,假若新型專利權人利用此一不確定性的權利而不當行使,可能產生權利濫用之情事。
所以,台灣專利法第104條規定:「新型專利權人行使新型專利權時,應提示新型專利技術報告進行警告。」;因此,當新型專利核准之後,若將來欲對他人提起訴訟時,同法第105條闡明「新型專利權人之專利權遭撤銷時,就其於撤銷前,對他人因行使新型專利權所致損害,應負賠償之責。前項情形,如係基於新型專利技術報告之內容或已盡相當注意而行使權利者,推定為無過失。」藉由新型專利技術報告的提出,以避免新型專利權人濫行訴訟。
又新型專利技術報告的比對著重於新穎性、進步性、先申請原則等要件與之比對審查,其審查內容有「是否申請前已見於刊物或已公開使用」、「是否申請前已為公眾所知悉」、「是否具有進步性」、「是否有其他申請案申請在先,而在其後公開或公告」、「是否有違反先申請原則」,又其審查依據係參酌發明專利之審查基準;特別一提,「產業利用性」、「單一性」則不予列入新型專技術報告之比對審查;而比對內容係以申請專利範圍作逐項審查。
另,一份新型專利技術報告,原則上會針對每一請求項賦予代碼,但因說明書記載不明瞭等,導致難以進行有效的調查、比對時,將不賦予代碼。茲說明如下:
代碼1:本請求項的創作,參照所列舉引用文獻的記載,無
新穎性。
代碼2:本請求項的創作,參照所列舉引用文獻的記載,無
進步性。
代碼3:本請求項的創作,與申請在先而在其申請後始公開
或公告之發明或新型專利申請案所附說明書或圖式
載明之內容相同。
代碼4:本請求項的創作,與申請日前提出申請的發明或新
型申請案相同。
代碼5:本請求項的創作,與同日申請的發明或新型申請案
相同。
代碼6:無法發現足以否定其新穎性等要件之先前技術文獻等
不賦予代碼:說明書記載不明瞭等,認為難以有效的調查
與比對之情況。
一般而言,新型專利技術報告的申請時機通常係在新型專利獲准後,又新型專利技術報告的審查期間大約為1至2年的時間;惟若專利權人欲對侵權者進行警告時,如果並未於新型專利獲准後隨即進行申請新型專利技術報告,其將須等上1至2年的時間,屆時侵權者早已逃之夭夭;因此,本所會建議客戶,若資金充裕的話,待取得新型專利權後,隨後即申請「新型專利技術報告」,以備不時之需。
中銓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 王文宏
專線:04-2315-5979 傳真:04-23150969
關鍵字: 新型專利技術報告,先申請原則,新穎性,進步性,
形式審查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